王司徒久久无言,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大势,但自己却没有力量去扭转。
当别人的恩情大到根本还不起的时候,还能有什么办法挣脱这个束缚?
人已经不在京城,但却留下了无数都市传说的林泰来,出了京城后直奔居庸关。
一直出了居庸关,这才彻底放下心来,终于敢公然亮相了。
因为居庸关外就是宣府镇镇区,只要他这个钦差的双脚踩在宣府镇镇区,那就没有违规。
找了家最近的驿站,林泰来亮出了钦差身份,勒令管理驿站的百户官不许泄露自己行踪。
然后就带着十多个随从,关起门来足足休息了一天一夜。
毕竟从宣府城长驱京城,折腾一夜后又急速返回宣府,纵然是铁打的人也会万分疲倦了。
等状态缓过来后,林泰来就不着急了,距离宣府镇城还有二百多里地,晃晃悠悠的慢慢走着,走到哪就是哪。
等抵达宣府镇城后,林钦差却没贸然进城,只停留在南城门外的南关外城,然后派人去城里传唤王参政。
听闻林姑丈归来,王参政立刻放下公务,来到南关会见。
“幸不辱命,应该可以了,除非首辅背叛我。”林泰来淡淡的装逼说。
王参政大喜,不过还是疑惑的问道:“你怎的不进城?”
林泰来还是淡淡的说:“宣府镇区这么多城堡,我不能只在镇城逗留巡视吧?
我正在考虑,要不要转道其他城堡进行巡视。
啊,我忽然想问问,那个疯批……三娘子还在宣府城里么?”
王参政目睹过林姑丈嘴贱先撩、撩完了又玩不起的全过程,此时答话说:“我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小姑丈先听哪个?”
“先好后坏!”林泰来不纠结。
王参政说:“好消息就是,三娘子已经离开宣府,返回边墙去了。”
林泰来立刻向着城门纵马而去,“那还能有什么坏消息?进城!对了,城中可有妓女否?”
王参政追在后面说:“坏消息就是,宣府镇对面的北虏右翼喀拉慎部一个头领白忽台袭了都督同知封号。
而北虏方面指名要你去张家口堡边墙外,主持册封白忽台为都督同知的典礼。”
喀拉慎部是北虏右翼里影响力最大的部落之一,该部的老领主老把都乃是老顺义王俺答的弟弟。
当初北虏最开始接受册封时,俺答被封为顺义王,在顺义王之下封了两个都督同知,其中一个就是喀喇慎部的老把都。
所以对喀喇慎部相关头领的册封,朝廷向来都是很重视的。
林泰来就是感觉莫名其妙,“这种册封典礼跟我有一文钱关系吗?这不是你们巡抚或者总督的工作吗?“
王参政憋着笑说:“这是三娘子在离开宣府之前,亲自向朝廷提出的请求。”
林泰来:“……”
这是要干什么?难道还想强抢民男吗?
(本章完)
------------
可以不出去吗?(求月票!)
又过了数日,两道朝廷诏令传达至宣府镇城。
第一道诏令是调山西右参政、分守口北道王象乾为右佥都御史、宣府巡抚。
注意这是调,不是升。明面上看,王象乾似乎由一位从三品参政变成了四品巡抚,还降了一级。
至于王象乾为什么还如此兴奋,只能说这就是大明国情,四品巡抚比三品参政更大。
当然朝廷这样安排也是有原因的,王象乾刚升到从三品没半月,立刻又升三品,就有点太儿戏了,以后很容易升无可升。
但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巡抚似乎又非王象乾莫属。
一帮老官僚们在这种问题上,总能想到折衷办法,就这样搞了个明降实升的操作。
反正巡抚只是差遣,本官既可以是三品,又可以是四品,就先让王象乾回四品重造算了。
第二道诏令就是,命巡阅宣府镇钦差林泰来赶赴张家口堡边墙,主持册封北虏右翼哈喇慎部酋长白忽台为都督同知的仪式。
张家口堡距离宣府镇城距离只有六十里,纵马半个多时辰就到了,目前算是宣府镇最重要的关口之一。
本来林泰来就想过,要去张家口堡马市那边巡视。如今得了朝廷主持册封的诏令,就更要早点去张家口堡看看。
主要是先熟悉一下地理环境,万一有人自恃兵强马壮想强抢民男时,起码知道怎么撤退。
这日,在已经变身为巡抚的王象乾的陪同下,林钦差前往张家口堡视察工作。
张家口堡坐落在群山环绕的谷底,距离边墙只有七里。
如果北虏想从东、西太平山之间的山口进入内地,张家口堡就是必经之地。
张家口堡肯定也建有城墙,周长四五里左右,比宣府镇城小得多了。
如果没有马市的话,这里可能就是一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