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版主>情欲小说>大宋神探志> 第50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6章(2 / 3)

那个不死不休的叛徒联系上,为的就是双方拼个你死我活。

而现在确实如此,“司命”被抓,“司伐”已死,“组织”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只是狄进安然无恙的结果,恐怕慰藉不了宝神奴的亡魂,棺材板都要动一动。

哦对了,他没能安葬在棺材里。

那倒是不必担心了。

但“都君”的身份,始终是一个谜。

这个叛徒屠戮“组织”的据点后,从此失踪,但怪异的是,“司命”和“司伐”不让手下追杀,准确的说,当时中原这边只有“司伐”在,这位并未下达追杀令,反倒让专门锄奸的“锦夜”不用关注,以致于“锦夜”至今耿耿于怀。

狄进当然也好奇过“都君”到底是谁。

不过天下之大,这位若真是一走了之,从此隐姓埋名,或者干脆去了中原之外的地方,那确实无处可寻……

没想到现在,“都君”现身了。

“是真的‘都君’,还是假托其名?”

正在思索之际,就见包拯从腰间取出叠得平平整整的信件,摊了开来:“四天前的晚上,有人也射了这封书信,到审刑院中!”

“信中所言,一模一样!”

公孙策拿过扫了一眼,就沉声道:“这个传信者,无论是不是‘都君’,都发现朝廷正在做的事情,便想借我们的手,彻底剿灭‘组织’?”

说到这里,他又奇道:“可既然如此,信中为什么是一个哑谜呢?如果他知道‘司灵’是谁,可以直接告知啊,这般遮掩,又是为何?”

狄进则看向包拯:“希仁,四天前这封信就送达了,伱为何没有理会?”

包拯道:“藏头露尾,毋须理会,若是心怀坦荡,真心相帮,寄信人会现身!”

“说得好!”

狄进颔首:“然而这封信先是递给审刑院的希仁,希仁未曾回应,寄信人又递到了御史台的明远手中,这就说明此人至少不胸怀坦荡,不愿或不敢现身,只想让我们知晓信中的消息!”

公孙策晃了晃信件:“现在的问题是,信中所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到底指的是什么?‘司灵’就在我们身边?”

包拯沉声道:“我只信案卷,不作无谓的揣测。”

公孙策无奈:“可案卷记录不全啊,尤其是多年前,许多地方衙门都是敷衍了事,就算当时记下了,这些年说不定都有遗失,若是有更进一步的线索,不妨一试!”

“案卷遗失?”

狄进目光陡然一动:“开封府衙、审刑院、御史台,还有刑部和大理寺,这些地方接触案卷的年轻官吏,有没有符合我们搜寻条件的?”

“是了!”

公孙策面色立变,拍案而起:“如果‘司灵’正在其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自己的案卷抽走,那我们就是查得再细致,也无济于事!”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莫非就是此意?”

近在眼前

开封府衙。

在差役的秩序维护下,百姓排成长队,依次入内。

脸上已经没有最初的忐忑与怀疑,而是激动和期盼。

对于诉讼制度的改变,不经过府吏的传递,可以直达正堂,吏胥自然有怨恨,这是断了不少人的财路。

而且这种良性的改变,会让继任的权知开封府事也一并遵循,没有人敢违逆民意开倒车,重新让吏胥阶层得利。

此前从中大捞油水的,当然愤恨不已,却敢怒不敢言。

在地方上,吏有时候敢联手架空官,让不服气的官员要么做个摆设,要么灰溜溜地滚蛋。

但京师不同。

这里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在衙门里当差,多少人抢破了头,胥吏对上阳奉阴违的情况都大幅度减少,如果敢公然对抗,第二天就滚蛋,甚至碰上郑戬那种强势霸道的大府,直接下狱,获罪流放。

所以现在府衙的诉讼制度改变,他们只能认了,并想着从别处再寻油水。

相比起来,官员也忙碌了许多。

以前府吏将那些穷苦百姓的诉状给挡下,官员看不到,治下就是一片太平。

如今诉状递上,不仅是京师的,连京畿各县都有百姓闻讯赶来,一日至少要看上百份诉状。

尤其是谢松和叶及之两位推官,这几天忙得是焦头烂额。

谢松年纪大了,久坐不禁有些腰酸背痛,眼见今日受理的诉状差不多数了,便让府吏出去,挥退了排在左厅的队列,然后起身活动起来。

走着走着,便到了另一侧的厅房,远远就见叶及之面前正站着四个吏员,依次吩咐,时不时地还低头批复手中的诉状,交予他们分别执行,倒是井井有条。

观察片刻后,谢松上前唤道:“仁守!”

叶及之侧头,这才发现他,起身以表字称呼:“朋柏兄!”

“你啊你啊!还是不听劝告!”

谢松打量着这位年轻同僚脸上浓浓的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