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让我死个明白。”
&esp;&esp;刘志冷笑一声,嘲讽道:“你还有脸问?若不是你多嘴,我怎么会不看模拟试题?今年的考题,那模拟题上早就涉及,都怪你……”
&esp;&esp;原来,刘志此番出去与同窗交流后才知道,今年的考题在模拟题上竟然出现过类似的内容。
&esp;&esp;刘志家中富裕,早早便买了好几套模拟题,这么好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esp;&esp;但凡他当初仔细看过,心中有个印象,说不定就能金榜题名。
&esp;&esp;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模拟题今年押中了,将来未必还有这般好运。
&esp;&esp;刘志越想越气,他原本十分推崇那套模拟题,皆因宝钗说那题是女子所出,他才渐渐轻视,不再上心。
&esp;&esp;宝钗自然不肯认下这个罪名,不然她就成了丈夫不能中举的千古罪人。
&esp;&esp;她眼眶泛红,委屈地辩解道:“我真是冤枉,你们男人做文章的事我又不懂,不过是提了几句那林姑娘的家世罢了,可没说不让大爷看那些文章,怎么能怪我呢?”
&esp;&esp;宝钗说得有理有据,刘志却自知理亏又拉不下脸,啐了一口,蛮横道:“若不是你多嘴,何至于生出后面这些事?”
&esp;&esp;宝钗委屈得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丈夫当夜大闹一场后,便宿在了通房那边。
&esp;&esp;那通房丫鬟原本就跟着刘家小爷,自认为是家里的老人,如今见宝钗吃瘪,心中得意洋洋,脸上的笑容都藏不住。
&esp;&esp;宝钗借口母亲病了要回去探望,回到薛家。她刚把委屈说出口,薛姨妈便板起脸来教训她:
&esp;&esp;“你已经嫁了人,就该好好服侍丈夫、孝顺公婆。受了点委屈就跑回娘家,像什么话?”
&esp;&esp;宝钗听了,心中更加委屈,眼泪止不住地流。
&esp;&esp;碰巧薛蟠从外省贩货回来,听说了宝钗的事。
&esp;&esp;他向来护着妹妹,不管三七二十一,出于商户的本能,马上猜测道:“莫不是她爹是当官的,弄出考题来卖?”
&esp;&esp;薛家接触过的官家大多都是表面道貌岸然,背地里贪婪无比。
&esp;&esp;薛蟠得意洋洋地说起这回出去的见闻:“前儿我去江西,就有个卖假考题的被官府抓了,扛着枷锁游街示众,那小子吓得屎尿都兜在里。”
&esp;&esp;宝钗生怕薛蟠说多了惹出祸事,便没有搭理他,又担心薛蟠真去找丈夫理论,让自己更加难堪。
&esp;&esp;她只问薛蟠何时再出门做生意。
&esp;&esp;薛蟠却以为妹子委屈极了,非要查一查林家的底细,想着若是能抓住个把柄,说不定还能捞点银子。
&esp;&esp;他心想王家不就是这样,收了他们家的钱,什么官司都敢接。
&esp;&esp;薛家在有些人脉,铺子也多,还真让薛蟠打听到了一点消息。
&esp;&esp;先前和薛蟠一起被戏耍的随从见过暮雨,可巧那天去给府尹大人家八十岁的老娘送贺礼时,偶然间又看到了那丫头。
&esp;&esp;随从赶忙回去向薛蟠报信:“大爷,年前从咱们庄子上跑了的那个姑娘,好像是林家的丫鬟。”
&esp;&esp;早前宝钗就说过,薛蟠遇到的人肯定和贾家有关系,让薛蟠就此罢了。
&esp;&esp;这林家与贾家渊源颇深,薛蟠想起先前自己被人像耍猴一样戏弄,怒火中烧,羞愤交加,心道一定要找回场子。
&esp;&esp;薛蟠冷笑道:“哼!那林家人,真会装模作样!大爷我非得让他们好看!”
&esp;&esp;随从见薛蟠暴怒,当即后悔自己多嘴,赶忙想法子拉住薛蟠,给他出主意:“大爷,自古民不与官斗,您要是不高兴,悄悄把那丫头掳来,教训一顿也就罢了,岂不是一举两得?”
&esp;&esp;薛蟠冷哼一声,只抓一个丫鬟有什么用,妹子受的委屈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esp;&esp;可笑薛蟠这个身背人命官司的人,如今竟找了个借口,假惺惺地大义凛然起来。
&esp;&esp;其实薛蟠自己也有小算盘。父亲对他越来越不满,薛蟠嘴上说着想除掉那个姨娘生的弟弟,可又没那个胆子。
&esp;&esp;如今妹子嫁了人,薛家老爷又看重女婿,若薛蟠办成了这件事,让妹夫得了举人功名,全家不得对他感恩戴德?
&esp;&esp;薛蟠就是个草包,不知其中深浅,又觉得家中有人撑腰,近来愈发嚣张跋扈,自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