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说话。
&esp;&esp;贾敏当然要来找自己心心念念的知己姐妹叙话。
&esp;&esp;这些日子只靠书信,好些话是说不完的。
&esp;&esp;况且她要印书的事,必须要找人参谋一二。
&esp;&esp;天色黑了许久,屋里的蒹葭忽然找了过来。
&esp;&esp;贾敏有些头疼:“什么事?”
&esp;&esp;蒹葭也有些头疼:
&esp;&esp;“姑爷见您还不回去,特意来接人呢!”
&esp;&esp;又来了……
&esp;&esp;第104章
&esp;&esp;贾敏过来的时候分明就已经和他说过了,今日要秉烛夜谈,大约还会歇息在这里。
&esp;&esp;想不到林海竟然会牛皮糖似的黏着撕不开。
&esp;&esp;“我今日要歇在这儿,请他先回去……”
&esp;&esp;贾敏无奈,话说一半,看见丫鬟神情为难。
&esp;&esp;总不该让丫鬟在中间传话两头受气。
&esp;&esp;贾敏叹了一口气:“罢了。”
&esp;&esp;旋即跟着丫鬟出去,林海果然在外面等着。
&esp;&esp;他自己还打了一盏灯笼,黄澄澄的光,今夜月色不好。
&esp;&esp;林海站在那里跟个委屈的小白菜似的。
&esp;&esp;贾敏见了他,耐心再解释一遍:“我今儿要和湘湘秉烛夜谈,你先自己……自己独守空房一回。”
&esp;&esp;林海好似还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小白菜,声音中带出委屈来:“这是我头一回住在府上。”
&esp;&esp;贾敏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里面服侍白湘湘的丫鬟出来,低着头道:
&esp;&esp;“姑奶奶,我们姑娘说坐得久了腰疼,您还要在此处住好几日,且待明日有多少话再叙不迟。”
&esp;&esp;这回是湘湘考虑得更多,贾敏也不好坚持,只能和林海一起回去了。
&esp;&esp;进到屋内,里面陈设和贾敏出嫁时候没多大改动,一直有人打扫,贾敏住的非常习惯。
&esp;&esp;她脱下外衫,咕咕哝哝抱怨起来:“一日日的,粘人精,醋汁子里拧出来的一样。”
&esp;&esp;林海得了意,只跟在后面傻笑。
&esp;&esp;往后贾敏又出去看了一回自家的印书坊。
&esp;&esp;因印刷文报关系,荣国府的印刷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流程。
&esp;&esp;虽赚不了大钱,起码算不上亏,当中花费最大的居然是宣纸。
&esp;&esp;贾敏才回来四五日,京城那边传来了贾敬榜上有名的好消息。
&esp;&esp;原本人都在史苗屋里。
&esp;&esp;史苗去年得了几株草莓苗,本来想着能不能试着种出来,想不到都得霉病死掉了。
&esp;&esp;史苗想这应是原本植株上早就带着的病,现在又没有什么针对性的药物,只能看老天安排。
&esp;&esp;史苗还没来得及说下回种植的注意事项。
&esp;&esp;外面传话的婆子就吵吵嚷嚷的进来磕头:“太太,大好消息,敬大爷中了!”
&esp;&esp;史苗看这婆子有点眼生。
&esp;&esp;不过她这么高兴,多半是有人在宁国服上,也跟着一荣俱荣了。
&esp;&esp;宁荣二府的头一个进士老爷。
&esp;&esp;贾政毕竟只考到秀才。
&esp;&esp;史苗积极教大家读书识字的功劳。
&esp;&esp;现下家里上上下下对秀才、举人、进士之间的差别,都有很深的认识。
&esp;&esp;听了这个消息,原先落座的贾敏等人都站起来。
&esp;&esp;贾政听着心热,赶紧问婆子:“敬大爷中了,多少名!”
&esp;&esp;那婆子脸笑得皱成一团,像是一朵绽开的秋菊:“二榜的进士,第二十三名,给太太和大爷们道喜。”
&esp;&esp;算是不错的名次了,其余人发出小小的赞叹。
&esp;&esp;史苗也应景漏出一个笑,转头就吩咐两个儿媳妇:
&esp;&esp;“是一件好事,你们记着给他备礼,厚一点,从公中出,备好了与我过目。”
&esp;&esp;这意思多半是还要自己添几样。
&esp;&esp;两个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