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2 / 3)

。”

&esp;&esp;金图讪讪笑着解释:“书院还未放年假,我担心他们课业,故有一问。”

&esp;&esp;人家也没问为什么,但是进金图就是莫名心虚腿软。

&esp;&esp;说完这一句,赶紧离开这个叫人胆颤的车夫。

&esp;&esp;过一会儿,贾赦贾政两兄弟也来乘车,金先生很想跟在后面,看看这辆车是不是往荣国府去。

&esp;&esp;他胆儿怂,只能远远看着,再不敢往前。

&esp;&esp;贾赦和贾政前脚到家,后脚天上就窸窸窣窣开始飘雪。

&esp;&esp;江南的雪不像是京城,落下来在潮地上,脏成一片。

&esp;&esp;还好他们回来了,家中暖和。

&esp;&esp;没进腊月,荣国府就特别忙,依着史苗的要求,今年北面庄子送来的年例早,避过最冷的那几天。

&esp;&esp;这几日正是交接清点的时候。

&esp;&esp;偏生入冬天一冷,得病的人就多,贾家在金陵的几房人,白事不断。

&esp;&esp;贾赦他们回来,身子都没焐热,外面云板就响了。

&esp;&esp;“太太,东城那边的太爷没了!”

&esp;&esp;这位太爷和贾代善贾代化的父亲是亲兄弟,亲缘关系近不说,辈分也高,九月里八十的寿,荣国府还送了一份大礼。

&esp;&esp;史苗坐在上首,眉头一皱。

&esp;&esp;前几天东府来人,还说老爷子好好的,来商量年底祭祖的事。

&esp;&esp;果然年纪在这儿,说没就没了。

&esp;&esp;史苗问:“怎么没的?生的什么病症?”

&esp;&esp;传话的嬷嬷答道:“问过了,说是寒症,发了两日高热救不过来。”

&esp;&esp;冬春是流感高发季。

&esp;&esp;史苗只要听到‘高热’二字,太阳穴就突突跳。

&esp;&esp;那嬷嬷又道:“太太,听说他家的大爷和两个奶奶也不太好,兴许还有事。”

&esp;&esp;论礼节,贾赦和贾政应该去一回。

&esp;&esp;史苗看向贾赦和贾政兄弟,眸光一沉:

&esp;&esp;“你出去只说家中大爷和二爷也病了,不便出门,礼要备得厚厚的,送几颗好人参去。”

&esp;&esp;“另有府里去那边办事的人,单独一个院住着,不可与内院办事的人接触,饭食送进去,若有身子不适的,赶紧请大夫抓药。”

&esp;&esp;史苗这么一说,大家都有些紧张。

&esp;&esp;史苗历来十分警惕,就怕出现病症传染,往常这个季节,都要让库房里的屯点常用药材。

&esp;&esp;好在中国古代人也有简单的防疫意识,不像是中世纪的欧洲屎尿横飞。

&esp;&esp;上一个冬天荣国府上下过得还算平安,孩子们都没见病症。

&esp;&esp;下人们依着史苗的话出去办事,等到第二天,外面就传来消息,说是那家大爷和一个奶奶先后也急病没了。

&esp;&esp;史苗面上虽然镇定,后背心冷汗涔涔。

&esp;&esp;千万别是传染性很强的疫症。

&esp;&esp;史苗只能让人关注外面的动静,年节采买之事抓紧办完,免得越进年关,各处拥挤。

&esp;&esp;这几日杂事多,史苗都没多少时间管孩子,贾政贾赦不能出门,会和妹妹们一起听听课。

&esp;&esp;史苗难得偷个闲和闺女贾敏有点亲子时光。

&esp;&esp;然而想和史苗有亲子时光的不只贾敏一个。

&esp;&esp;冬日天黑得早,阴冷的夜,贾政打着灯笼过来请安。

&esp;&esp;史苗喊他坐下,让丫鬟给他端火盆:“这么冷的天,我都说了,不讲那些请安虚礼,只怕你们冻病了。”

&esp;&esp;贾政局促的坐下来,“儿子抱着手炉,不冷。”

&esp;&esp;贾敏裹着一条貂皮毯子,盘腿坐在母亲的塌上,偎依在母亲身边。

&esp;&esp;一脸古灵精怪:“二哥哥肯定有要紧事要和母亲商量。”

&esp;&esp;还用说。

&esp;&esp;看贾政一脸便秘的表情,都不用猜。

&esp;&esp;贾政开口:“母亲,我想、我想拜白先生为师。”

&esp;&esp;这个……

&esp;&es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