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炎出门时,青木儿才起来,等他裹着棉衣来到小院篱笆旁,赵炎已走远了。
青木儿站在篱笆前,看着赵炎穿着蓑衣快步慢慢走入霜雨中。
赵炎背影高大宽阔,穿了蓑衣更是明显,因而走远了,青木儿还是能看到一个淡淡的身影。
他无声看了一会儿,直到背影消失于雨雾中,方才跺跺冻僵的脚,转身回灶房打水洗脸漱口。
灶房里,周竹一手拿着米饼在吃,一手用火钳把火灶里的炭放进火笼里,这火笼不算很大,夹在膝盖上暖手刚刚好,就是得时不时换炭。
幸好今年家里的木柴充裕,这炭也不用捻着用,冷了就可以马上换。
青木儿洗了脸回来,拿了一块米饼刚想坐到周竹旁边烤火,低头一看,周竹旁边的小木墩正是昨夜赵炎坐着的那个。
人还没走近火灶旁,脸倒是先红起来了。
周竹把火笼拎到他面前,拿起另一个,继续放炭,说:“冷吧?”
青木儿红着脸坐下,摇了摇头说:“不冷。”
身上有棉衣棉鞋穿着,前面有火灶烤着,脚边还有一只火笼,哪里会冷?
周竹笑着看了他一眼,心想,外头站那么久,脚能不冷?
不过他没问出口,他这儿夫郎,容易害羞,若是说了,怕是头都不敢抬了。
吃过早饭,这天总算亮起,冬日活儿少,更多是忙活儿一日的吃食,看管一下鸡鸭,在家里烤着火盆编竹篮。
昨夜细雨,赵有德吃过后就去田里看看油菜花,顺道去别家串串门,溜达溜达。
青木儿和双胎在堂屋门口用火笼烤花生吃。
这花生是前些日子纪云给的,上回周竹用鹅蛋跟他换了玉米,纪云家里一吃觉得好吃,可惜只有一个,一人吃进嘴里也就那一小勺,便让纪云再来赵家换两个回去。
这不,纪云抓了几把花生瓜子还端了盘自家包的小云吞来跟周竹换两颗鹅蛋,小云吞里头包的全是肉馅儿,换两个鹅蛋绰绰有余,可纪云也知道周竹家鹅蛋不多,比起惯常吃的猪肉,那还是鹅蛋稀罕些。
花生带着壳烤一烤,没一会儿里头的花生香味就飘出来了,青木儿怕烤糊,跟炒菜似的,紧着用竹条给花生翻身。
双胎见好玩儿,也跟着翻。
火笼顶头的圆孔是周竹特意编大的,就为了给他们烤花生吃,现下见他们来回翻腾,火炭都没热上就给翻了,那花生得什么时候能吃上?
但周竹编着竹篮没说话,由着孩子们胡乱玩耍,平时忙来忙去的,玩得少,现在活儿少了,可不得多玩点?
花生翻炒了半响没烤好,瓜子先烤好了,烤过的瓜子壳都是香脆的,放嘴里一磕,咔擦响,清脆极了。
“改日咱们到镇上买些瓜子回来炒,去年你们纪小嬷家用五香粉炒的瓜子很香,今年咱们也炒一点。”
周竹盘算了一下过年要买的东西,今年家里有了点钱,哪怕打了水井,手里的银钱都还算宽裕,因而今年能过个不错的年了。
“阿爹,鸡鸭什么时候装去卖?”青木儿问。
他还挺喜欢卖东西的,铜板进钱袋,碰出的声儿,能让他笑上一整天。
“正好,卖了鸡鸭就去买瓜子。”周竹说。
赵玲儿转回头,问道:“阿爹,家里的鸡鸭都要卖么?”
周竹笑问:“舍不得卖呀?”
赵玲儿慢慢点了点头,家里第一次有这么多鸡鸭呢,全卖了,后院就空空的,和以前一样了。
“只卖那些大鸡大鸭,鸡苗鸭苗长起来那些和大鹅都留着。”周竹说。
大鸡大鸭就是赵炎从老赵家夺来的那些,那些鸡鸭喂得很肥了,拿出去卖钱,能卖不少,家里买回来的那些还小,太嫩了,肥油不够多,卖不出好价钱。
赵玲儿一听高兴了,抓了一把烤好的瓜子放到周竹手里,说:“阿爹吃瓜子!”
打井
晚上周竹把纪云拿来的小云吞全都煮了, 锅里水一滚,把小云吞全部丢进去,再用铁勺来回推几下汤水。
小云吞个头不算很大, 煮熟之后会漂浮涨起, 浮起后没一会儿, 周竹便捞起放到一旁的大盘里, 浇了一勺红辣油, 又撒上一把葱花,辛辣味一下便出来了。
除了这小云吞, 周竹还炒了冬笋腊肉, 也放了不少干辣子焖。
冬天吃点辣的暖身子,辣味的菜香, 还下饭, 哪怕菜吃完了,伴着汤汁还能再吃一碗。
青木儿分了一碗的小云吞,这东西吃着烫嘴, 得边吹边吃。
小云吞里头是剁得像肉糊一般的馅儿, 吃起来还有些脆脆的, 包馅儿的皮很薄, 滑溜溜的口感。
吃一只小云吞,来一片油滋滋的腊肉,再夹一块脆口的冬笋,他捧着热碗,最后咕噜咕噜一口灌完辣味的热汤,碗底见空。
除了干活儿,他很少吃这么多,现下家里活儿少, 吃的也少了,赵炎总想着给他多吃点,可他胃口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