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观星楼就在皇宫的附近。
&esp;&esp;离李鸿儒这片府邸也不远。
&esp;&esp;太子谈及《秘记》的问题,伴随着李鸿儒穿插一句,他也很想去看看李淳风等人。
&esp;&esp;钦天监在负责判别真伪,太子想知道李淳风工作进行到了哪一步。
&esp;&esp;“咱们肯定要比一比是谁更快!”
&esp;&esp;一方干活的是朝廷正规军,一方则是指挥江湖游勇。
&esp;&esp;太子也想知己知彼,做个对比,方才心里有底。
&esp;&esp;他呼了马车,又招呼上李鸿儒,两人这才往观星楼方向驰去。
&esp;&esp;太子对江湖司第一道榜文还颇有责任心,没有发个命令就走。
&esp;&esp;万文石拿着令牌去负责发榜,李鸿儒也由得陪着太子四处跑。
&esp;&esp;两人踏步到观星楼处,随着太子进入到二楼一个小阁楼中,李鸿儒顿时见到了大唐版的电梯。
&esp;&esp;这是利用观星楼顶风力驱动的齿轮组件,又装了吊篮,可以上升到数个特殊的楼层。
&esp;&esp;李鸿儒看得啧啧称奇。
&esp;&esp;“是太子殿下过来了吗?”
&esp;&esp;两人乘坐着吊篮不断上升,随即听到十余米高处有声音向下回荡。
&esp;&esp;“李台正算人倒是很准,能知晓本太子过来!”太子笑道。
&esp;&esp;“咱们大唐能用风梯的就这么几个人。”
&esp;&esp;楼上的李淳风有些无语。
&esp;&esp;“你怎么也来了?”
&esp;&esp;待得他看见吊篮里的李鸿儒,李淳风才惊讶出了一声。
&esp;&esp;他看到李鸿儒就头疼。
&esp;&esp;知晓当时‘帝传三代’的预言者只有三人。
&esp;&esp;王福畴搞事贬官到儋州去了,这可真是太好不过了。
&esp;&esp;但这是老的走了,小的又上来了。
&esp;&esp;瞅太子和李鸿儒同来观星楼的模样,这小的似乎也想搞事。
&esp;&esp;李淳风很是想不明白儒家这些文人脑壳里想的是什么。
&esp;&esp;明知一件事暂时不可为,为何就不能拖一拖。
&esp;&esp;风水轮流转,皇帝轮流坐,这天下换来换去很正常,即便大唐被取代,问题也不大。
&esp;&esp;只要在换代时明哲保身,就能安然生存下去。
&esp;&esp;“数月不见李台正,我非常思念您呀”李鸿儒笑道:“太子殿下说想看看您,我就主动申请跟随过来了。”
&esp;&esp;“我一点也不思念你!”李淳风没好气的回道。
&esp;&esp;李淳风虽是朝廷官员,但又是道家一系,礼仪方面较之正常官员有一些区别,太子也不以为意。
&esp;&esp;见得李淳风和李鸿儒认识,他还颇有兴趣的问了一句。
&esp;&esp;“我当时在观星楼写了一首诗词,和李台正相识了一番”李鸿儒笑着解释道。
&esp;&esp;“那真是因缘际会!”
&esp;&esp;李鸿儒和李淳风相识并不算特殊,还是他很不喜欢的诗词文学。
&esp;&esp;太子听了一句,随即点评了数个字,随即眼睛便来回四处瞅。
&esp;&esp;观星楼上,此时有人也有物。
&esp;&esp;有行太子礼的钦天监官员,也有观星楼重宝浑天黄道仪。
&esp;&esp;一颗大圆环周围,有数个球体缓缓绕动,圆环上又有各种度量衡尺度。
&esp;&esp;每运转一个周期,这颗浑天黄道仪便会爆发不同的光芒。
&esp;&esp;李淳风便是在这种光芒中感知这世间的奥妙,便是千余里之外的飓风暴雨也能获知,甚至在去年预测到了会有持续的暴风雪,对大唐对汗国发动打击有着辅助。
&esp;&esp;此时,又是一股蓝色的光华溢出。
&esp;&esp;太子瞧得稀奇,还在蓝色光华附近感知了一下。
&esp;&esp;只是这些光芒如同阳光一样穿透他的身体,便再无留下半片信息。
&esp;&esp;“李台正,你可有收获?”太子看向一旁感知的李淳风奇道。
&esp;&esp;“这是说太阳落山,
第一版主